专家分享 真实案例 心理科学 青少年 |
我们恐惧很多东西。蛇、蜘蛛、血液、高度、黑暗、飞行、公众演讲、打针、表白…你有没有疑惑过为什么我们会有这么多恐惧呢?原来,在远古时代,恐惧=生存!在那个时期中,越是敏感、越是容易受到恐惧的影响,意味着你的生存能力更强。因为恐惧是由神经荷尔蒙机制塑造的,是远古人类面对致命威胁,为了作出反应,并且能够存活下来而进化出来的机制。
焦虑,俨然成为了现代人的文明病。 然而,焦虑并非仅仅来自外部压力,更可能是大脑深处的“欺骗”导致的结果。 心理学家Giulia Suro认为,焦虑的一大原因是我们受到了“认知扭曲”的影响。 “扭曲的认知就像大脑的一场谎言,总是夸大我们的疑虑或恐惧。” 那么究竟大脑有哪些谎言给到我们呢?
有人说2023年是中国人感觉经济最差的一年,但却可能是未来三年最好的一年。 我们无法预测未来,但却能感受过去一年的不对劲,这意味着未来的压力将会非常巨大,而过大的压力将会成为损害我们健康、摧毁生活的杀手。 因为,压力是一把双刃剑。人体面对压力时,会分泌肾上腺素与皮质醇(Cortisol ),适度的压力能让我们头脑清晰、自律节制,更能应对外来的紧急状况。 但过大的压力,却会给人带来许多的身心的...
从小学开始,孩子们经常会向彼此发出刻薄而轻率的评论,哪怕原本是好朋友。有些孩子在发表这些言论时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有的孩子则是无心。
这些不友好的言论带来的伤害远低于霸凌(如果是霸凌父母需要直接干预),却高于一般的玩笑话,可能会让有的孩子感到困扰和无助。
面对上述的情形,你会如何帮助你的孩子应对这些话语呢。
性格其实也有在我们的生活中正在发生变化,通常受到我们所处的环境和时期、我们所扮演的角色、我们周围的人(比如同伴群体等等)的影响,只是这个过程很难为人所觉察——正如我们的外表每一年都会有所变化一样。
总之,性格是可以改变,只要学会以下三点:
1. 明确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2. 改变自己的思维。
3. 假装自己已经是那样的人
一旦我们认定自己是个理性、乐观或正向的人,我们便会陷入一个既定框架中。
于是,当心情不佳时,我们便试图用各种方式去对抗,长时间地内耗,不允许自己拥有负面情绪。
明媚(化名)学历跟履历都非常优秀,先生是科技公司的高阶主管,非常优秀、能干;育有一女,40多岁的她打算再怀一胎,然...
“乐观”对于现代人而言是个正向的词,从小到大,父母也不断教导我们“要乐观、想法要正面”,想事情时总往负面想的人,就...
马恩的故事: 从小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我是一个在父母亲期望下成长的小女孩,人生中从未替自己做过决定。大学毕业后就顺...
“当我们的自我认知与他人看待我们的方式不一致时,就会出现心理紧张。心理学家将这种不适归因为“认知失调”。
“明明不用上班不用上学,在家里宅着应该是很棒的体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种难以言喻的精神痛苦却油然而生…你有过类似的体验吗?
▷ 头脑特工队2“孩子,常常会陷入自我怀疑,尤其缺乏自信的孩子。“我真的很笨…”“我不行的..” …当你看到孩子出现以上的话语时,你会说点什么?自信的培养并非简单的赞扬和肯定就能拥有,而是需要父母深刻理解并珍视孩子的本质。理解孩子与爱他们同样重要,当孩子感到被认可、支持和理解时,他们才会茁壮成长。同理心并非纵容,而是一份礼物,它塑造了孩子对自己和自身潜力的认知。让我们来学习下四种方...
▷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曾经亲密无间的朋友,不知什么时候就渐渐疏远,最终断了往来。以前我有个非常要好的朋友,有一次找他出来喝下午茶,他说要放重心在家庭,让我少点找他,从此我就淡了找他的心,慢慢就变得没有来往了。这样的经历你有过吗?在某乎平台上有一个热门的帖子是专门分享和最好的朋友不来往的原因的,总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大类:—01和朋友疏远的原因生活重心的转移生活中常常会有各种因素导致我们...
“冒牌者综合征”是 1978 年由临床心理学家 Pauline R. Clance和 Suzanne A. Imes 提出的一种现象——冒名顶替现象,指一些成就高的人害怕被人认为是冒牌者。即使有着充足的外部证据证明他们的能力,他们仍然深信自己“不配”。 他们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运气、时机,或者仅仅是他人的过分抬举。
▷ 头脑特工队2“孩子,常常会陷入自我怀疑,尤其缺乏自信的孩子。“我真的很笨…”“我不行的..” …当你看到孩子出现以上的话语时,你会说点什么?自信的培养并非简单的赞扬和肯定就能拥有,而是需要父母深刻理解并珍视孩子的本质。理解孩子与爱他们同样重要,当孩子感到被认可、支持和理解时,他们才会茁壮成长。同理心并非纵容,而是一份礼物,它塑造了孩子对自己和自身潜力的认知。让我们来学习下四种方...
个人的自残行为不是为了引起注意,也不是企图自杀。自残是一种不健康的应对机制,当事人可能正在与未诊断的心理问题作斗争,如果没有适当的ZL,可能会变得更糟。有自残行为的人最初并没有自杀的意图,但持续发生6个月后,他们的自杀率会变高。
从小学开始,孩子们经常会向彼此发出刻薄而轻率的评论,哪怕原本是好朋友。有些孩子在发表这些言论时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有的孩子则是无心。
这些不友好的言论带来的伤害远低于霸凌(如果是霸凌父母需要直接干预),却高于一般的玩笑话,可能会让有的孩子感到困扰和无助。
面对上述的情形,你会如何帮助你的孩子应对这些话语呢。
无论是个人咨询、儿童咨询还是婚姻家庭咨询,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将与你一同探索心灵的奥秘,化解困扰,带给你更美好的人生!
青少年时期充满了不确定性,即使一个青少年看起来很自信,这份自信也很容易动摇。
联系我们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7*24小时竭诚为您服务
0755-82789339,82789337
83771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