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很多心理问题是“等”出来的 二维码
作者:习安心理 曾看到这样的一段话: 人的一辈子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等。 等长大,等上学,等工作,等下次… 看到这段话的时候,迎面而来的是一种不舒服的感觉,我第一时间浮现出来念头是,这是一种空洞而麻木的人生观。 然而,许多人,在迷惘、痛苦、空虚的时候似乎也很喜欢这样安慰自己: 等……的时候,我就会好起来了。 一切都会过去,等到未来的某个时刻(一般指达成某个条件时),我就会感觉好或更好。 我也常在心理咨询的工作听到许多来访者这样说: · 等过一周我就会好起来了吧; · 等ta厌倦了那个第三者,我们就会和好了吧; · 等我们有了小孩,我们的感情也会好吧。 · 等我有钱有空了再解决心理问题吧; 可是,如果那个在等的时候总是不会到来呢,或者如果它真的到来,并没有好起来呢,那时候又该怎么办。 倘若我们认为,只有等到某些条件到来时,我们才会感受好,才会行动,那么当事与愿违时,我们就会心生厌恶——厌恶此时此刻、厌恶自己、厌恶未来,最后演变为各种负面情绪。 退一步来说,或许存在一个“一切都会过去会好起来”的节点,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要用“等”这个字。 如果你不去觉察自己此时此刻此地的感受,看起来那些情绪好像就不存在,但实质上,那些感受和情绪是独立于人的意识而产生的,无论你是否承认,它都会影响你的行为。 你可能会失眠;你可能会无缘无故地对你关心的人生气;你可能会做完一件事后觉得莫名其妙和后悔,觉得当时自己鬼迷心窍。 这是因为,那些未被感觉到的感觉是可以驱使你去采取行为——哪怕你毫不知情,然后你会基于这些感觉采取行动,这些行动可能会带来无法估计的后果。 一切确实会过去,但在这个过程里面,一个人的此时此地的想法、感受、选择、行动依然是真实存在的。 因为,人生不是一个田径比赛——以到达终点为结束,以最快达到终点为赢家。 人生更像是一场旅行,我们在乎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品味旅途中的感觉,而不是在乎有没有到达一个景点。 我们不需要等到未来某个时刻,当我们感觉更好的时候才开始“充实”地生活。 我们可以从此时此刻就开始。 运动时身体感觉如何?现在学习和努力掌握一门技能感觉如何?好奇心如何改变你在人际关系中的体验?如果你今天按照你的价值观生活,你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你的生活就是现在,而不是等待! |
预约咨询
|